国家知识产权局举办2025年8月例行新闻发布会



        8月26日,国家知识产权局举办8月例行新闻发布会,介绍陕西强化保护运用、护航创新发展,加快建设西部示范知识产权强省的有关情况。

       会上,陕西省知识产权局局长沈黎萍谈到,近年来,陕西创造活力持续迸发。截至今年6月,全省发明专利有效量达到12.5万件,有效商标注册量87.9万件,地理标志产品96个。知识产权运用效益加速释放。实施知识产权转化运用“灵犀计划”,着力破解技术供给与产业需求“双向盲区”,有效促进知识产权从“实验室”到“生产线”的高效转化。同时,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。着力打造知识产权保护高地,在西部地区率先完成知识产权综合立法,加快建设西安市知识产权强国示范城市,以及汉中仙毫、富平县、眉县猕猴桃、横山羊肉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,行政执法、司法保护“攥指成拳”合力致远。管理服务同步优化升级。积极融入全省深化“三个年”活动、打好“八场硬仗”的生动实践,建成全省知识产权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,引进先进专利转化和交易机构,百名知识产权特派员下沉产业一线,开展“面对面”服务。

       着力把良好工作基础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实绩,不断激活知识产权赋能产业发展、优化营商环境、服务对外开放的更大能量,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。

       一是赋能产业攀高向新。发挥陕西科教资源富集、工业体系完整的优势,聚焦我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,推动拓展陕西省、西安市2个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专利预审产业领域,增强陕西新一代信息技术、新能源、人工智能等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。深化全省科技成果转化“三项改革”专利赋权,盘活存量专利,贯通“确权评估、交易对接、金融支持”服务闭环,做优转化增量,架设专利成果转化的“跳板”,全省83家高校和科研机构盘点存量专利近9万件,其中6.3万件进入全国可转化专利资源库。推动数据知识产权制度性突破,建立多场景牵引、多行业融入、多主体支撑的生态试点,打通数据要素流动“通道”。我们积极探索“专利+地理标志”“数据资产+商标”组合质押模式,用覆盖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工具箱,引导撬动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,做大知识产权金融“蛋糕”。

       二是助力培养发展环境。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,优化全省知识产权领域营商环境。省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,常态化协调解决打击知识产权违法犯罪行为过程中发现的突出问题,持续推进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程序衔接、标准统一等“一张网”协同保护。我们布局建设了省级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项目17个,在英国、哈萨克斯坦建立我省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,联合法院、检察院建成技术调查官队伍,与省贸促会共建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机制,成立涉外知识产权服务协作体,实现了涉外知识产权“多个点”的专业保护。全省各级法院、检察院、公安机关不断强化对创新成果和创新生态的保护。2023年以来,公安机关共侦办相关案件1773起,涉案金额20.8亿元;检察机关办理各类侵犯知识产权案件1065件,法院系统审结各类知识产权案件1.75万件,市场监管系统办结知识产权行政处罚案件1404件。

       三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。按照全省“关中协同创新、陕北转型升级、陕南绿色循环”区域定位,加强分类指导、突出产业特色,推动工业强市、农业大县、特色小镇运用知识产权增强发展动力。专利支撑创新型经济提质扩面,聚焦全省34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深入开展专利导航,促进创新资源高效整合,支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,支持实体经济发展。商标、地理标志赋能县域经济发展,打造助力乡村全面振兴重要引擎,“柞水木耳”地标变“金标”,全县木耳总产值13.3亿元,“小木耳”成为托起乡村振兴的“大产业”。实施“地理标志+文化/旅游/非物质文化遗产”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,注重品牌化运营和文化价值挖掘,延安市推出“延安苹果花海观光+红色研学”文旅线路,既鼓起了农民的“钱袋子”,又让红色土地上的农耕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。全省地理标志深加工产品及其带动的红色文旅产业总规模达到2500亿元。

       四是打造开放发展新格局。我们与粤港澳大湾区、黄河流域九省份等建立跨区域、高层次知识产权协作机制,把知识产权的“小生态”变成了开放发展的“风景线”。连续4年举办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“一带一路”国家(地区)知识产权合作交流活动。今年创新举办丝路(陕西)国际地理标志产品交易大会,引领国际地理标志贸易合作新风向,大会现场成交330万元,意向采购金额1.38亿元。我们还密切协同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、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等平台,支持“陕西制造”“陕西品牌”走出去。与西安多所重点高校开展合作,携手建设“一带一路”知识产权国际合作对话发展的新平台。

       下一步,陕西知识产权工作将抢抓机遇再争先,切实增强各个方面工作的前瞻性、系统性和实效性,在“没有先例”的方面做出“典型示范”,在“普遍在做”的方面多培养些“独门绝技”,在“个性特色”方面更突出一些“比较优势”,为深化知识产权强国建设、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陕西新篇章贡献更多力量。


(www.cpahkltd.com)

2025-08-28 返回列表
中国专利代理(香港)有限公司

港专公众号

中国贸促官微

中国贸促视频

公司总部地址
香港湾仔港湾道23号鹰君中心22字楼
电话: (852) 2828 4688
传真: (852) 2827 1018
电邮: patent@cpahkltd.com
     trademark@cpahkltd.com
    mail@cpahkltd.com

Copyright © 中国专利代理(香港)有限公司

免责声明